最好的两个朋友要从 SG 离开了。
Haw Par Family
我们认识是在两年前。我来到这家公司的第一个 oncall week 里,遇到一个紧急的 crash 需要修复 merge 到 alpha 分支,找到可以帮忙测试验证的 QA 就是 Harold。
后来我在 SG 找房,另一个朋友给我推了个中介,中介给我介绍的第一套房 - 也就是我现在在住的地方,就在他家对面。
然后我们就认识了 - Harold 还有他的 partner Erin。我们开始经常一起吃饭,晚上在地毯上坐着聊天;一起世界各地旅行,在挪威陷车,在维也纳跨年;到已经非常习惯彼此的存在,可以没有意义的互相乱叫名字叫一整天,可以发个消息马上下楼一起出门;到我已经 fully trust in each other,不止是他说上半句的时候我知道他马上要说啥,更是我觉得他们可能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遇到这两位朋友是我搬来 SG 接近三年的时间里最开心的事情。我也 feel grateful 成了两年邻居 - 没有什么比你知道你的好朋友们就住在旁边,打个电话 3 分钟就能见到更踏实开心了。
Harold 最近终于还是遇到了他的最后一个 push factor,决定裸辞离开了。Erin 也做了一样的决定,大概会在差不多的时间一起离开。
我其实应当为他们开心的 - 因为我知道他们在这里的工作的多少时间有多么 suffer,我不希望他们被 trap 在这里一辈子。终于可以开启下一阶段,尽管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 但管它呢,let’s see where this goes.
“怎么严重似情侣讲分手”, but just, “not everyone can be like me and Michael”. 只是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你心里知道一旦大家 move away, lif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will never be like this again anymore.
So… Where’s the next for me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人状态都非常低迷,其实也不止是和好朋友又一起走到了某个路口,还有我开始有点不知道我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之前我总觉得我自己看的很开,同事聊起“要赶紧结婚,30 岁之前要买房安定”之类的话题我总是不屑一顾的,为什么一定要在某个时间点就做某件事?但其实我自己本身又是一个非常 standard path 的人 - 读书,大学,赶着实习,工作,然后再一份更好的工作,再一份… 甚至都没敢间隔太久 - gap 太久大概还要向 HR 解释吧?
然而我发现我过去 28 岁里大多数的开心好像都是达成了某一个成就 - 拿奖学金,在班级里最早找到实习,做了第一个 feature 上线,做了第一个自己的 app 上线,第一次被媒体推荐,第一次被 App Store 推荐… 再到近几年我开始很少再感到兴奋,我开始意识到自己靠各种 achievement 刺激的阈值大概已经高到对几乎所有事情都不太有兴趣的地步 - 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唯一还能让我想做以及能进入心流去做的就是做自己的产品了。即使是自己的产品,比如近期看到 Lok Board MAU 到了 70K+,我也好像没有很多情绪波澜,再也没有之前 app 上线后收获用户/推荐的满满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了。
我知道这种靠不断刷新突破多巴胺上限的模式当然是不可持续的,在无数的时间里感受完自己对大部分事情的麻木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开始回到那个大问题 - 我到底为什么还要继续活着呢?
我不知道。或者也许我会用我活着所以我赋予了这个宇宙意义来回答你。但到我想怎么活着这个问题上,我大概相信的是我在前面 28 岁生日那天写下来的:
- 我不想要失去「创作」和「爱」的能力。我还是想要能够自由去创造而不只是消费别人创造的价值。以及去爱人和事。
- 我想要在我有限的人生里去尽可能的体验不同的体验。尤其是自己想要尝试的事情,而不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就错过或者放弃了。
但我现在生活,好像有些言行不一?
我很难从我现在工作里再收获到任何意义感或是成就感,尤其更是在这个时间点,这种阻力已经从对产品价值观的困扰,细化到了每日各种办公室政治/管理规则/人际表演感到厌倦甚至是厌恶的各个毛孔细节里。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开始逐渐要失去对创作产品的 passion 了。好多个日子里下班回到家,我只能在沙发上先瘫坐着发呆,什么都不做。直到半小时一小时甚至几小时,等自己回过神来,再看看自己接下来心力和体力还够不够支撑我做点什么。
我讨厌一直不停抱怨环境和现状,自己又不做任何事情尝试改变自己,又或者改变环境的人。
再想这个节点我有哪些可能的选择:
- 换个组或者换个工作:但逛来逛去也真的没什么还想去的地方了(有一家倒是还是有点情结比较想去的,但前后 ghost 我两次,暂时也实在不再抱什么希望了)
- 继续自己之前一直很想的去读个 master:先不说现在这个 big environment 是不是适合去读,成本 a bit hard to cover,但读完大概率还是要继续工作(甚至更必须了,大致画完所有存款可能还差点)。但多了个改变工作方向的 possibility - 自己先前其实蛮想去看看人机交互方向。
- 全职独立开发。其实现在自己各个产品的收入在中小城市生活的话应该也完全 OK,而且还是有一些 idea 想尝试看看。
也许是 none of these options 有足够强的 pull factor,所以好像变成了我在再等一个 push factor。Stay on the track for so long, 第一次 off the track 需要一些勇气吧。我也没想好怎么回答自己脑海里各种“现在裸辞是不是太冲动了”之类的问题,或者也许现在的我就需要感性冲动一点,just jump into the river, for once。